SkipToContent
HeaderPhoneNumberLabel+1 215 942 8226
会员登录
LanguageSelector
SelectLabel
chaddddd

新闻发布

为何医疗健康风险正在演变为企业运营风险

Ribbon

企业的真正弱点,往往不在其自身,而隐藏在其所依赖的、错综复杂的全球风险环境之中,包括“医疗健康风险”。一次千里之外的公共卫生危机,也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瞬间击垮一家看似坚固的企业。因此,风险管理必须拥有全球视野,要密切关注整个世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医疗健康风险引发的事件,虽然不同于黑客网络攻击或者海外社会动荡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对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是对全球运营的企业来说,其带来的直接影响不容忽视,比如 2025 年初,因北半球冬季呼吸道疾病病例的激增,为许多企业的运营韧性敲响了警钟。

当时,社交媒体与网络上充斥着各类虚假信息和谣言,管理者们决策的关键在于要穿透这些喧嚣与虚假信息,以制定出审慎合适的运营应对方案。各类状况的不断发生,比如:当地医院资源可能短缺引发的担忧、出行警报频发以及出于谨慎考虑并为了预防风险,公司决定暂停运营等等,都在提醒企业:即便是常规的季节性疾病,一旦大规模爆发,也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

医疗健康风险:从“背景噪音”到中断运营

2023 年,孟加拉国遭遇了 “规模最大、致死率最高的登革热疫情”,死亡人数超过 1700 人。 2024 年,登革热再次出现高传播态势,当地医院人满为患,而由于部分建筑工地因反复违反防蚊规定面临被当地政府部门强制停工的威胁,多项开发项目也因此中断。此次疫情的规模表明,蚊媒传染病不仅会考验项目所在地医疗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还会对企业日常运营造成干扰。

在巴西及美洲部分地区,一种新兴的蚊媒传染病——奥罗普切病毒正迅速蔓延,更多地域开始报告出现确诊病例。 美国疾控中心(CDC)已对受影响国家发布了二级旅行警告。与此同时,加拿大等国也报告了首例输入病例,凸显了区域性疫情是如何迅速演变为全球关注问题的过程。

与此同时,卢旺达 2024 年 9 月至 12 月爆发的马尔堡病毒疫情,曾经促使 CDC 首次发布三级旅行提示,建议民众重新考虑非必要出行。疾病监测、疫情应对及公共卫生信息传播的责任并非仅仅由政府机构承担,企业必须实时调整其运营应对措施,包括应对出行限制、满足密接者追踪要求及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等。

同时,企业需要能够及时针对员工安全、差旅政策及医疗转运流程等等做出快速决策。这一转变意味着企业的运营团队必须有效地承担起评估当地风险的工作,做出直接影响员工福祉和业务运营的复杂决策。

这些改变并非孤立事件。它们反映出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已成为企业运营主要干扰因素,而非次要影响因素。

运营风险版图

随着全球互联互通和卫生系统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传统的“低危”与“高危”区域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这意味着企业的风险暴露程度——即运营风险版图——不再局限于运营地点所在的地理位置。某一地区的疫情暴发会迅速影响供应链、劳动力供给和运营能力,并波及多个大洲。当前风险版图已超越实体资产范畴,进而延伸至企业运营所依赖的全球互联运营系统中存在的每一个医疗健康风险隐患。

“安全区”迷思的崩塌

2024 - 2025 年冬季,英国医疗体系在“三联流行病”(即多种病毒叠加流行)的压力下陷入困境。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英格兰地区报告称,流感患者数量在 2025 年新年之前激增至超过 5000 人;急诊部门面临显著的容量压力,医疗机构的床位占有率高于新冠疫情前水平,这使得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激增的缓冲空间不足,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甚至在美国一些资源发达的城市,急诊护理的可获得性也面临挑战。

全球范围内,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持续上升,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研究(GRAM)估计,仅 2019 年就有 495 万人因抗微生物药物耐药(AMR)死亡,这一死亡人数超过了疟疾的年度影响,使得即使是轻微细菌感染的治疗也变得复杂。

global death

 2019 年全球因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导致和相关的死亡人数(按感染综合征分类)

图片来源: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Murray, Christopher J L et al.The Lancet, Volume 399, Issue 10325, 629 - 655

持续的阿片类药物泛滥不断加剧了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压力。虽然近期数据表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公司仍然十分重视应对阿片类药物泛滥,比如,将纳洛酮培训和紧急响应计划纳入工作场所的标准流程:全球超过 250 家企业(包括亚马逊)在工作场所提供纳洛酮;在一些地区的建筑工地,也按照当地法律规定,配备了纳洛酮急救包。

总而言之,当地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并不能确保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维持运营韧性。全球风险格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所有企业和组织——无论其运营地域如何——都必须重新审阅自身的脆弱性评估框架。

当医疗健康与安全风险交织

突发医疗事件很少孤立发生;它们往往在冲突事件、能源中断、错误信息传播和基础设施瘫痪的多重压力下爆发,此类多重风险情景的发生更加放大了运营挑战。

  • 在冲突发生的地区,当地医疗体系崩溃,常规医疗服务变得难以获取。
  • 遭遇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时,电力系统可能瘫痪,而那些需要冷藏药物或生命维持设备的人将面临直接风险。
  • 在虚假信息泛滥的环境中,疫苗接种率骤降,恐慌传播速度甚至超过病原体本身。

脆弱的医疗体系不仅是危机的表现症状,也可能成为危机的触发根源。如今,企业管理者已认识到医疗风险与安全风险正日益交织。

新标准:集成化、信息驱动的应急准备

2024 年 8 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 H5N1 禽流感多国发生人际传播以及全球麻疹病例激增 20 % 等近期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所有运营环境中存在的系统性漏洞。未来,企业将会被进一步检验是否准备好应对此类事件。

企业领导者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准备,他们所采用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通过全球大流行病追踪平台,将实时疫情信息整合到差旅审批和路线规划中。
  • 利用远程医疗为资源匮乏或局势不稳定地区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支持。
  • 制定医疗转运策略时,将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当地医疗系统的能力和资源纳入考虑。
  • 为员工组织关于同时发生健康、环境和安全事件的危机场景的模拟演练。

这些并非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升级举措,而是正迅速成为满足企业 “员工关照义务” 的基本要求 ,尤其对于团队分布较广或员工差旅频次高的行业而言。

结论

全球公共卫生风险并未减弱。从人畜共患疾病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再到动荡地区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下降等,各类威胁层出不穷。

当下至关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商业韧性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到医疗健康风险已经成为运营风险之一,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准备,因为下一次重大危机或许并非源于地区冲突或气候问题,也非常可能源自医疗体系退化、传染病爆发等风险事件。